疫情居家期间,同学们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更多了,一定要提高警惕,预防电信诈骗。
诈骗分子通常会采取群发“中奖”“账号存在安全隐患”“领取游戏皮肤”等信息诱骗学生下载木马软件、登陆钓鱼网站,窃取QQ账号并获取通讯录内的同学信息,后以微信登陆、支付受限或需验证找回微信号等为由,通过 QQ 向同学借用微信账号。一旦受害人被骗将微信账号借出,诈骗分子一方面会将微信账号内钱财转走,一方面会冒充受害人通过微信向亲友借钱。此外,骗取的微信账号还可能被用于为诈骗和其他犯罪洗钱。此类诈骗案件迷惑性强、诈骗范围广,中小学生防范难度大。同学们一定要擦亮眼睛,提高警惕!

诈骗手段分析:
1. 打造木马、钓鱼网站
骗子将木马、钓鱼网站放在“中奖”“账号存在安全隐患”“免费领取游戏皮肤”等信息中通过QQ、短信、微信群发,受害人一旦贪小利或好奇点击,登录网站留下身份、手机、账号信息等,QQ、微信账号将可能被盗取。
2. 群发“中奖”“账号存在安全隐患”等信息
骗子将木马、钓鱼网站放在“中奖”“账号存在安全隐患”“免费领取游戏皮肤”等信息中通过QQ、短信、微信群发,受害人一旦贪小利或好奇点击,登录网站留下身份、手机、账号信息等,QQ、微信账号将可能被盗取。
3.用盗取的QQ、微信向好友借用微信账号
骗子谎称微信登录受限、微信支付限额受限等理由,要求借同学、好友微信账号使用,信者上钩。
4.将微信内钱款转走、向好友借钱、用微信“跑分”洗钱
骗子拿到微信账号后,如果微信内有钱款,骗子便直接转走。同时,骗子会用该微信向通讯录内全部好友借钱,能骗多少是多少。如果微信能较长时段使用,便利用微信账号为其他犯罪洗钱。此类诈骗案件迷惑性强、诈骗范围广,且近期相对高发。

为避免上当受骗,请同学们勿必牢记:
1.任何人发来的中奖、账号异常等信息不轻信,不随意点击。
2.不在陌生网站上留下个人身份、银行、手机、账号等信息。
3.不随意将个人微信账号借用给他人,如果一定要借必须电话、视频确认对方身份。
4.微信账号内不留存大额资金,绑定的银行卡支付设置较小转账、消费限额,以防被盗后被骗子大额转账、消费。
5.一旦发现被骗,留存好证据及时报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