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维•碰撞•火花
——“指向儿童积极生长的课程研究”研讨活动
日期:2022-01-25 15:05:18  浏览量:94

117日上午,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 “指向儿童积极生长的课程研究”第十五次研讨活动,共同探讨对儿童哲学学材,拓展老师们的思维。

 


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吴永军教授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菊荣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总校长沈伟英、城中校区校长孙焱,以及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区行政和教师代表、城中校区儿童哲学工作坊的老师们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。本次活动由城中校区副校长陆丽萍主持。


 

吴永军教授就儿童哲学学材的修改提出了三点要求:一、方向性,课程要确立正确的方向,既符合基本的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,也要符合积极生长者的定位;二、一致性,课程要符合教学评的一致性,课程的操作流程与教学目标应始终保持一致;三、实践性,课程要符合时代性、地域性和儿童心理的年龄特点,使儿童对未知世界、生命成长以及规则秩序有新的认识。


 

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菊荣就儿童哲学课程进行了阐释,他强调:我们现在所做的儿童哲学校本课程,以课程标准的方向性、一致性、实践性为基础,关注一个课程的味道,这个课程就是融入完整的哲学思考。儿童哲学是以哲学思想为依托的,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,通俗来讲,我们的哲学课程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,认识就是价值观,方法论就是哲学的方法。我们的校本课程就是从基本观点的产生,进而到辩证的思考,最后利用方法论来解决周围的现实生活。



儿童哲学工作坊的老师们与吴永军教授团队进行头脑风暴环节。老师们就《什么是勇气?》、《看到的就是真的吗?》、《我能成为英雄吗?》、《道德与法律哪个更重要?》等学材进行一一研讨。








 

城中校区孙焱校长为这场“头脑风暴”做总结:课程的设计要以活动性、体验性为主,注意增加哲学味,关注专业性,内容上避免高大上的空话,把哲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,真正利用到我们的课堂上来。